時間:5/24(二)
地點:C310
人數:同學20人,學程派出9人
紀錄者:林子璇
劉人鵬老師以投影片介紹文化研究學程,以下摘自其中:
*文化研究在台灣的性質
1. 跨學科的科際整合(在各學科之間遊走,不一定能統合)
2. 具有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參與及介入社會過程(連結學院與社會)
3. 強調有理論基礎的批判、反思性分析
4. 掌握文化的特定性解釋──歷史脈絡化的重要性
*文化研究的學院建制化
1992 清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成立(亞洲第一個相關機構)
1998台灣文化研究學會成立(亞洲第一個學會)
1999交大語言與文化研究所成立(台灣第一個正式教學機構)
──是相對於其他學科,較新的學科
2000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國際刊物發刊,強調亞太而翻西方觀點的文化研究
2003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跨校學程開始運作
2004清大人社文化研究學程正式成立
──是較年輕的學程
*文化研究認為正在快速變動的世界已經無法以單一學科的方法來理解,必須透過連結各個學科中所提煉出來的尖端知識,才能提供有力的解釋,並介入此變動過程
*文化研究學程相當符合人社院學士班成立初衷
*教學方向
1. 鼓勵跨學科的走向
2. 培養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
3. 訓練思考能力及歷史脈絡化解釋方法
*出路
1.文化工作者(文化創意產業,如報章雜誌、音樂電影)
2.民間文化及社會運動組織工作
3.文化中心工作人員(文化政策)
4.學術研究及教學
*學程學分要求請見人社院學士班網站
──作為副修學程,可以輔助主修學程,蹦出新火花
*台聯大跨校文化研究學程
提供課程的學校:清、交、中央,包含大學部及研究所課程
請參考課務組網站
──鼓勵同學跨出去,修他校精彩課程是個很棒的機會
*下學期課表
會放在這學程的課,是有參加亞太文化研究室又與文化研究學程相關的老師,經老師同意便會歸入(所以也可能屬於其它學程,但只能抵任一學程的學分)
文學與文化論述選讀 劉人鵬
旅行與文學 顏建富
近現代小說與文化 顏建富
馬來西亞華文小說概論 謝靜國
海德格論世界的世界性 黃文鴻(研究所)
日本近代化的曲折 鐘月岑
精神分析與藝術 陳傳興
驚悚片類型研究 陳傳興
(劉人鵬大推陳傳興!他快退休了,想修要把握機會)
文化遺產 李威宜
文化與社會 周平
地方文化與經濟 張維安
博物館與社會 郭瑞坤
散文鑑賞與習作 王鈺婷
*中文所博士班宋學姐分享
-1996進清大,在文化研究室幫忙,剛修完跨校學程
-想要超越科系須要付出代價,這來自文化研究的自由
-文化研究被批評沒有中心理論、思想零碎,對修習學生好像沒有安全感,但這來自對學科的不同想像
-讀某個學科好像就表示能完整掌握一學科的知識,文化研究提供不同的可能性,近幾年來相較於傳統學科(社會學、歷史等)修讀人數增加,發展也不錯
-或許可以珍惜這樣的不安,與知識的緊張感提醒了修讀學生對其的敏銳性,而不是隨著既定的知識版圖走,新的路線要自己慢慢摸索──去想知識對我的意義為何?
-其它傳統學科像正規軍,文化研究像游擊隊,後者且戰且走
劉:適合不想走既定的路、想要參與社會的同學
林韋伶
-07級,現在讀社會所
-那時修社會學加文化研究,沒後悔這樣選課
-不安是很必須
-人社系就是跨領域,你不修文化研究,還是會遇到一樣的問題
-現在很多面對世界的方式,是來自文化研究的課程(而不太是社會學程),當初受陳傳興老師影響很深
-文化研究從自我延伸,帶著我們拓展自己的疆土
-我擔心因為文化研究學程的課很有趣,大家變的不認真,不過修為在個人
-文化研究適合兩種人:對自己非常有興趣的人,看到什麼都覺得跟自己有關;對自己沒有興趣,不大質疑自己,但對自身以外的事情非常有興趣;就是大家都適合來讀文化研究
林思晴
-現正在文化研究室當助理,之後會就讀台文所
-我感謝一開始沒有學到太多理論,雖然別人能用社會學三大家支持論點;我覺得我比較能放的開去做研究
-陳光興老師對我很重要的是帶我讀陳映真文本,文本真的要仔細讀、讀出感情;他說過希望你現在多看一點,多了解與自己的連結
-修完電影分析課,會認真去想導演為什麼這麼拍
-一開始覺得能接觸很多,覺得很開心;到中途有點灰心,因為沒有典範;到現在很開心,能在文化研究導論接觸到很多議題
-我現在要做碩士論文,以近十年的同志文學為分析對象,但受到一些老師質疑為何不將文本放在主位
-文化研究學程就是可以找到一個關懷對象、繼續研究
劉:
-一旦跨出去,你對原先的框架就不合格了,永遠會在張力裡,好像不夠傳統學科
-面對這樣的困境,就要去衝撞,這是知識可以開展的契機,目前依傳統學科去做,也許是順利的,但長期要問意義在哪
-很多領域的大師,當初也有遇到對該領域經典連結的問題,如班雅明
-認識到框架有限制,希望在這文化研究裡,給年輕人一些空間
-好像也不是會受到批評,也會有稱讚,會像是說你好有創見
張祖榮
11級
-為什麼要念文化研究學程?
一、因為我進人社就想讀跨領域的學科,去選社會學或其它,好像還是會被框架助;文化研究相對比較自由,不會被規定用什麼理論去研究
二、不想只學某一個東西,能念到非常廣泛的東西,下學期課表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這和我自身非常相關,比如我修歷史學程的平埔研究,就要去想相關的論述;但我修文化研究學程,就能從生活中想例子,比較有趣
-文化研究學程遇到的問題
一、課堂會有很多小組討論,要抱持開放的心,不是記老師講什麼就好,應是聽其它人的觀點,在討論中常會發現個人對理所當然的事有不同的認定
二、自由的代價!像我一直不知道要怎麼交作業,因為覺得自己知道的還不夠;沒有系統化知識,應該要自己去查一下課堂上提過的學者,自己去追尋知識,若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就闡述自己的想法
問:清大文化研究學程有沒有特定的取向?因為文化那麼大,像清大沒有古典音樂相關課程。
劉答:應該沒有。課程目前呈現的方式沒有本質的意義,要在各自脈絡去看;作為副修學程,是將多學系的課程放在這裡選擇,是用不同觀點去看另一主修學程。藝術方面的課,陽明以後可能會開視覺文化的課,或修陳傳興開的電影課,歷史所馬老師有開過藝術課。文化研究是以游牧性質做為特色。
張答:以專業為導向的話,自修比較好,因為這邊就是只能開這些課程;應是拿自己的專長去和別人做激盪。
宋答:要看課綱;可以從老師專長去修課。
劉補充:
-文化研究是陳光興老師打出來的,可以去交大修他的課,也可以去中央修性別研究、視覺文化的課
-交大社文所常邀客座教授來,值得把握機會去修
鄭聖勳
和宋同時進中文系,現在念中文所博士班
-人社系剛成立時,那是我夢寐以求的課程
-文化研究學程有選擇學分的彈性、規畫課程的彈性,想要到他校課程旁聽,也能用這方式支持你去聽,可以算學分
-能在各學科走走逛逛,未嘗不是好事
-我想做的文化研究是流行音樂、體育、動漫,但不是在中文學科範圍內;我是以怎麼做文化去想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